德国交响
2024年12月28日 - 2025年4月14日
科纳艺术中心

在科纳艺术中心举办的“德国交响”主题展览,是KennaXu画廊自成立8年来首次系统梳理和研究德国艺术家的展览,旨在扩展画廊的国际视野。画廊一直致力于德国当代艺术体系的发展,并积极推动其在全球艺术舞台上的呈现。近年来,随着全球艺术中心逐渐多极化,从美国纽约到英国伦敦,再到德国柏林、法国巴黎和意大利米兰,德国艺术引起了广泛关注,涌现出一批具有系统性的艺术家。本次展览展示了16位德国艺术家的作品,参展艺术家年龄跨度从90岁以上的老艺术家到90后年轻艺术家,涵盖了老、中、青三代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,全面展现了德国艺术几十年来的发展与变迁。


杰瑞·翟纽克(Jerry Zenuik),活跃于欧美画坛的著名抽象艺术家。1993至2011年,翟纽克在德国慕尼黑艺术学院任教。曾参加过两次世界著名的卡塞尔文献展。其画作呈现出以下特点:强烈的颜色属性、动态的构图、完全为观众敞开的感知空间。

雷默.乔奇姆斯(Raimer Jochims),1935年出生于基尔,是德国当代抽象绘画艺术家,哲学家和艺术史家,致力于“色彩绘画”的概念的研究。从1971年至1985年,他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国立美术学院(Städelschule)担任自由绘画和艺术理论教授,并担任院长。对他来说,颜色不仅是颜色,形状不仅是任何形状,而且始终将生命放在首位。

英格丽·弗洛斯(Ingrid Floss)是一位专注色彩研究的艺术家,创作的主题便是色彩,因为颜色是通过明暗、冷暖对比等技法传递的,然而英格丽的目标是将他们和谐、完整地呈现,以此打动观众的内心。

安娜·罗妮(Anna Nero),1988年出生,现居住并工作于德国法兰克福。她在德国的美因茨艺术学院和莱比锡绘画与书画学院完成学术训练,并于2017年以硕士身份毕业于HeribertC.Ottersbach学院。这一坚实的学术背景为她后续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,尤其是在几何与抽象的表现手法上。


依米·克诺贝尔(Imi Knoebel),曾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师从著名艺术家约瑟夫·博伊斯,被认为是德国战后国际上最富盛名的艺术家之一。他的非具体指向、非代表性的抽象艺术丰富、坚定,忠于探索材料、色彩、空间、构成、感受等等的本质,作品带有非工业化生产、艺术家本人经手的痕迹和温度。



斯蒂芬·库尔滕(Stefan Kürten),1963年生于德国杜塞尔多夫,如今在杜塞尔多夫生活与工作。1990年代初期,库尔滕移居美国旧金山,并在旧金山艺术大学学习并留校任教,随后他曾任教于德国不来梅艺术大学(2002-2003),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(2010),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(2012),从2014年起开始任教于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大学。


朱塔·海克尔(Jutta Haeckel),1972年出生于德国汉诺威,1995-2002年在不来梅艺术学院学习,现生活、工作在德国杜塞尔多夫。朱海克尔专注于生长周期的原理。她的作品让人联想到对大自然的描述以及对大自然的反思。这种糊状的绘画手法使她的抽象作品看起来像是被“撕开”了,并让观者产生了新的感知模式。


瑞恩·门德萨(Ryan Mendoza),1971年生于美国纽约市,他工作、生活于柏林和西西里。2016年,门多萨在1966年后出生的美国500位最成功的艺术家中名列第147位(Artnet)。在他的绘画作品里平衡了旧的大师技巧和当代主题之间的关系。


克里斯蒂安·阿享巴赫(Christian Achenbach),1979出生于德国,雕塑家和画家。阿亨巴赫就读于柏林艺术大学,师从Burkhard Held、Daniel Richter和Anselm Reyle,并于2007年毕业于Anselm Reyle大师班。阿亨巴赫的艺术根源于20世纪艺术史,他以新鲜的后现代视角构建了自己的已知主义美学交响曲。


恩里克·巴赫(Enrico Bach),1980年生于莱比锡,现生活、工作于卡尔斯鲁厄。2010年毕业于卡尔斯鲁厄国立造型艺术学院。巴赫的作品被欧洲和亚洲许多重要艺术机构、私人收藏,是德国年轻一代艺术家中的佼佼者。他的作品玩弄并慢慢瓦解人们对于透视和三维立体的惯常印象,迫使观者重新感知二维的绘画形式。


乌尔·乌鲁索伊(Ugur Ulusoy),1984年出生于德国,于2019至2020年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国立美术学院学习艺术专业,作品融合了多样性的文化,艺术家将绘画变成自己精神的延伸部分,在不同的纺织品上用不同的元素和丰富的色彩去创造一个“乌托邦”。乌尔曾在德国美术馆及伊斯坦布尔画廊举办过个人展览和群体展览,作品曾多次被美术馆与私人藏家收藏。



丹尼尔·舒伯特(Daniel Schubert),1984年出生于德国,曾于2004至2012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学习,他的画作大气、诗意,总是给人抒情和宁静的深度感悟。舒伯特在创作中使用框架,形状犹如十字架,这种木制结构成为了他画作中必不可少的角色,它将图像空间划分为四个大小相等的区域。在这些区域内部,以不同单色填充,形成或和谐或矛盾的组合,给人无限思考的空间。


让·伊夫·克莱恩(Jean Y. Klein),1960年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。目前生活和工作于德国柏林和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。克莱恩的创作关注不同元素与周围空间的相互作用,不断地从古希腊哲学中汲取养分,用极具表现力的色彩和轮廓作为表达方式。其艺术作品在全球范围内举办过多场展览,同时被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、德国Rosenhang博物馆等多家艺术机构收藏。


艾琳娜·伯克娜(Elina Birkner),1989年出生于德国慕尼黑,曾于2010至2016年在德国最古老和最重要的慕尼黑美术学院学习深造。伯克纳探索颜色和光线的相互作用,并探索两者对观者的作用。在她的作品中,渐变和色彩柔和地融合在一起,创造出微光,色彩从画布的质感中解放出来,这种轻巧的发光视觉现象(Weightless Luminosity)是通过涂覆多层稀释的酰基涂料而产生的。


李家庆(Jiaqing Li),1995年生于深圳,2024年毕业与美因茨艺术学院,同年继续跟随Nikolas Gambaroff就读大师班。现工作生活于法兰克福、深圳。作品中所包含多种矛盾特质。作品探索了视觉结构中的稳定与流动、坚硬与柔软、确定与不确定等多种对立关系。这些对立关系不仅在形式上体现,还在观者的感知和解


乔治·巴塞利兹(Georg Baselitz),德国“新表现主义”的代表性艺术家之一。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,巴塞利兹尝试用一种“形象倒置”的方法创作绘画。在这样的画作中,上下倒置的人物似乎在向上升,重力颠倒,强烈的色彩和宽大而粗犷的笔触渲染出独特的画面形象。



KennaXu画廊(福田)

开放时间:

周二—周日, 11am—6pm

电话:+86 13590361005

邮箱:kennaxugallery@163.com

微信:kennaxu_gallery

深圳市福田区益田村64栋103

KennaXu画廊(南山)

开放时间:

周二—周日, 11am—6pm

电话:+86 13590361005

邮箱:kennaxugallery@163.com

微信:kennaxu_gallery

深圳市南山区侨香路4080号侨城坊T2栋,尔邸酒店

© 2022 KennaXu 粤ICP备20036287号-1